东阿阿胶:为何一度风光不再,市场给出答案

全球市场 (19) 2天前

东阿阿胶:为何一度风光不再,市场给出答案_https://cj007.lansai.wang_全球市场_第1张

提及东阿阿胶为什么大跌,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价格的剧烈波动,却忽略了背后错综复杂的市场逻辑和消费趋势的变迁。这并非简单的“涨价惹的祸”,而是整个行业生态,乃至消费者认知在悄然重塑的结果。

曾经的“药中茅台”,失落的黄金时代

说实话,刚开始听到“东阿阿胶大跌”这个说法,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:终于有人说了。我记得前些年,手里有点闲钱,朋友间谈论养生保健,阿胶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,尤其是东阿阿胶,那地位堪比现在的“茅台”,送礼、自用,都得是它。当时市面上的阿胶,一斤动辄几千块,价格坚挺得很,感觉就像被施了“魔法”,只涨不跌。

我见过一些老客户,他们以前是真心信赖阿胶的滋补功效,尤其是针对女性气血亏虚,都说吃了脸色红润,身体也强健了。我们那时候也跟着进货,销量一直不错,利润也还可以。但后来,我注意到一个现象,就是来买阿胶的,虽然人还是那些人,但问价的时候,明显犹豫了。以前是问“多少钱一斤”,现在是问“能便宜点吗?”或者“有没有别的牌子?”。

再往后,就听到了不少关于东阿阿胶产品质量、驴皮来源的争议,虽然公司方面一直在澄清,但市场总是有自己的判断。那种“非它不可”的局面,似乎在不知不觉中被打破了。

价格泡沫的挤压与消费认知的转变

我们做实体的,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价格。东阿阿胶之前那轮涨价,可以说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。从最初的几百块一斤,一路飙升到几千块,这个幅度,确实是惊人的。坦白说,即使是我们自己,心里也清楚,这价格里,除了原材料成本,品牌溢价、营销投入,甚至包括一些“故事”的成分,占了不少。当一个产品,其市场价格远远脱离了其使用价值和大众的可承受能力时,崩塌就是早晚的事。

另一方面,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理性。过去,信息不对称,大家对阿胶的认知很多是来源于口口相传和传统观念。但现在,网络发达了,各种科普、测评层出不穷。很多人开始研究阿胶的成分,比较不同品牌,甚至开始质疑其所谓的“包治百病”的神话。我接触过一些客户,他们以前是盲目跟风,现在则会问:“阿胶到底是什么成分?它真的适合我吗?有没有替代品?”这种从“迷信”到“理性”的转变,对价格极高的东阿阿胶来说,是致命的。

我记得有一次,有个老客户想给母亲买点补品,他之前一直买东阿阿胶,但这次却拿着我们店里其他一些品牌的阿胶和一款鹿胶产品在研究,问我哪个“性价比”更高。他原话是这么说的:“你这东阿阿胶,价格涨得太离谱了,我母亲吃了,效果也就那样,真不如考虑换换别的。”这句话,听着就让人心里不是滋味,但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问题:市场在用脚投票。

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品类多元化

不止东阿阿胶,整个阿胶行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过去,它是一种相对小众但利润丰厚的滋补品,市场格局也比较稳定。但随着健康消费的兴起,大家对“补”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,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阿胶。像燕窝、海参、各种胶原蛋白肽、甚至是一些草本精华,都开始瓜分这块市场。

更关键的是,同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不再是东阿阿胶一家独大,很多其他品牌也开始发力,或者打价格战,或者在营销和产品创新上另辟蹊径。有些品牌,在保证基本品质的同时,价格却比东阿阿胶亲民不少,这自然会吸引一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。我这里就引进过一两个新的阿胶品牌,主打的策略就是“品质不输,价格更优”,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,很多以前买东阿阿胶的客户,也转过来了。

还有一些厂家,开始做阿胶相关的衍生品,比如阿胶糕、阿胶口服液等,这些产品在形式上更易于接受,价格也更灵活,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。这无形中也分流了原本只看重传统阿胶的用户。

企业战略调整与业绩承压

从公司层面看,东阿阿胶近几年的战略调整,也是其业绩承压的重要原因。比如,之前强力推行的“价值回归”,虽然是想通过提价来巩固品牌形象,但执行得过于激进,导致市场消化不良。另外,在营销和渠道方面,可能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。

我们做生意的,都知道,产品好,价格高,但如果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渠道,让消费者理解并接受,那依然是有市场的。但如果提价过快,又没能及时跟上消费者认知的变化,同时又在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发展上显得相对滞后,那市场份额自然会被蚕食。

我记得我这里曾经有一位做医药销售的朋友,他说他们也曾接触过东阿阿胶的产品,当时也考虑过要不要大力推广。但他后来跟我说,总感觉公司的策略有点“僵化”,跟不上市场节奏。他当时还举了一个例子,就是他们想在一些电商平台搞一些针对年轻人的营销活动,但公司审核流程特别慢,最后错过了很多机会。这些细节,虽然看起来小,但对于一个需要快速响应市场的品牌来说,却很重要。

对未来的几点观察

所以,综合来看,东阿阿胶为什么大跌,原因多方面的。价格泡沫的挤压、消费者认知的转变、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企业自身战略调整的滞后,共同作用下,导致了其市场表现不如预期。但话说回来,阿胶作为一种传统滋补品,其价值依然存在。关键在于,企业能否真正理解市场变化,调整产品结构、定价策略和营销方式,回归到消费者真正需要和能够接受的层面。

我个人觉得,未来像东阿阿胶这样的传统品牌,如果想要重振旗鼓,必须得放下身段,多听听市场的声音。不能再端着“贵族”的架子,而是要像一些成功的日化品牌那样,不断创新,提供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,并且用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去沟通。价格当然是重要因素,但不是唯一因素,核心还是在于价值和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