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用市净率选股:一个老韭菜的经验之谈

外汇交易 (10) 17小时前

如何用市净率选股:一个老韭菜的经验之谈_https://cj007.lansai.wang_外汇交易_第1张

市净率(PB)这玩意儿,听着简单,但要真用好了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很多人一上来就盯着PB值低的股票,觉得便宜就买,结果发现是仙股,或者业绩一直提不上去,钱砸进去就没了影。其实,如何用市净率选股,这里面门道可多了,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。

PB值低,但为什么还是有人亏钱?

我刚入行那会儿,也是这么想的,觉得PB低就是安全垫,公司就算业绩不好,还有资产兜底。结果呢?很多PB值低的股票,你看它的资产负债表,账面价值高得吓人,但很多都是陈年旧账,比如大量的存货、应收账款,甚至是长期股权投资,这些东西在实际操作中,能不能变现,打个大大的问号。有些企业,资产泡沫很严重,账面上写着100块钱的东西,实际价值可能只有20块,甚至更低。这种情况下,PB值再低,也等于是在一个破烂的房子里找一个低价的空房间,最终还是住不下去。

再者,很多时候PB值低,恰恰反映了市场对这家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极度不看好。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滑,甚至亏损,那么它的净资产就会被侵蚀,PB值自然就上去了。这时候你看到一个PB值低的,可能是因为它的净利润是负的,或者增长非常缓慢,账面价值虽然没怎么变,但整个公司的前景黯淡。就好比一个人,虽然名字还挂在公司名册上,但人早就心灰意冷,不干活了,这样的员工,你还能指望他创造价值吗?

我记得有一次,我看中了一家传统制造业的股票,PB值只有0.8倍,看起来很吸引人。公司有大量的土地和厂房,账面价值不低。我当时的想法是,就算不赚钱,卖掉这些资产也能回本。结果呢?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,管理层也一直找不到新的增长点,每年都在亏损。几年下来,PB值虽然没怎么变,但公司的股价却一路阴跌,账面上的那些资产,想卖也卖不掉,或者价格大打折扣。最后,我不得不割肉离场,算是交了一笔学费。

PB的“孪生兄弟”:ROE,不能忽视

所以,只看PB,绝对是片面的。在我看来,如何用市净率选股,必须要结合另一个关键指标——净资产收益率(ROE)。ROE反映的是公司利用股东的钱创造利润的能力。一个PB值很低的股票,如果它的ROE也很低,甚至是负数,那通常意味着这家公司在赚钱这方面,能力非常差。即使你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入,它也可能因为无法有效利用你的钱来赚钱,而导致股价长期不涨。

反过来说,如果一家公司的PB值不高,但ROE却持续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,比如15%以上,那通常说明这家公司是用相对较低的价格,在高效地运转。这就像你在菜市场里,花同样的钱,买到了品质更好的蔬菜,自然是更划算的。这种公司,往往有比较好的盈利模式和持续的竞争优势,即使市场整体行情不好,它也可能因为赚钱能力强而表现得相对坚挺。

我有个朋友,以前就特别喜欢找PB值低的“便宜货”。有一次,他发现一家公司PB值只有0.7倍,ROE却是负数,而另一家PB值1.5倍,ROE却有20%。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,觉得“便宜”。结果,那家PB值低的股票,之后又下跌了30%,而那家ROE高的股票,却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翻了一倍。他当时非常沮丧,后来我给他分析,才明白ROE的重要性。ROE高,说明公司能把钱变成更多的钱,这才是价值增长的源泉。PB值只是一个相对价格的衡量,而ROE才是衡量公司“内功”的招式。

我还记得我曾经关注过一家消费品公司,它的PB值一度也在2倍左右,不算特别低,但它的ROE常年稳定在25%以上,而且分红也很稳定。每次看到它的财报,都能感受到那种稳健的增长。虽然不是那种短线暴涨的股票,但持有它,心里特别踏实。这说明,当PB值相对合理,而ROE很高时,它往往代表着一家优质的、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公司。

行业特性:PB值也要分“门派”看

再一点,如何用市净率选股,还得看行业。不同行业的PB值,其意义也大不相同。像银行、保险这类金融行业,它们的资产负债表比较特殊,PB值通常比较低,一般在1倍左右,甚至更低。对于这类公司,PB值低可能意味着市场对它们的估值不高,但你也需要去分析它的拨备覆盖率、不良贷款率、净息差等一系列指标,才能判断它是否真的“便宜”。

而像一些高科技、成长型行业,它们的净资产可能相对较少,但未来增长空间巨大,这时候PB值可能会比较高,可能3倍、5倍,甚至更高。对这类公司,你不能简单地说它“贵”,而是要看它的收入增长率、利润增长率、研发投入、市场份额等等,来判断它是否值得这个高PB。如果它的增长速度能够持续覆盖PB值带来的“溢价”,那它就是合理的。

我曾经接触过一个基金经理,他对医药行业的PB值就特别有研究。他说,医药行业很多时候是靠研发驱动的,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专利、在研管线和市场准入。这时候,账面上的固定资产或者其他净资产可能并不那么重要。所以,他看医药股,更看重它的产品管线和未来增长预期,PB值反而不是他最先关注的指标,他会用一些其他的估值方法,比如现金流折现或者市销率(PS)来辅助判断。

还有像一些周期性行业,比如钢铁、煤炭,它们的PB值会随着行业周期而剧烈波动。在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,PB值可能被推高,而在行业低迷时,PB值又会跌得很低。对这类行业,就要特别注意,在行业低谷期,PB值可能显得很诱人,但如果行业拐点还没有出现,盲目买入,可能面临长期的煎熬。需要结合产能、供需关系、宏观经济等一系列因素来综合判断。

PB值的“安全边际”:不能只看数字

说到PB值的“安全边际”,其实这个概念不能完全等同于字面意思。PB值低,只是提供了一个相对较低的买入价格,但真正的安全边际,来源于公司稳健的盈利能力、良好的现金流、健康的财务结构以及清晰的未来发展前景。即使PB值稍高一些,但如果公司各方面都非常优秀,它的安全边际可能反而更高。

举个例子,过去几年,一些新能源汽车公司,或者半导体行业的公司,PB值都非常高,远远超过很多传统行业。但是,它们的高PB背后,是极高的收入增速和市场预期。如果它们能够实现预期中的增长,那么即使PB值看起来很高,也未必不划算。反之,如果一家公司PB值很低,但它每年的利润都在下滑,或者公司经营陷入困境,那么这个低PB值,就不是安全边际,而是风险警示。

我记得刚开始学习投资时,会觉得“价值投资”就是要找PB值低的股票,就像捡便宜一样。但随着经验的积累,我发现“价值”更多的是指公司的内在价值,这个价值是由公司的盈利能力、成长性和资产质量共同决定的。PB值只是一个衡量当前市场价格与账面价值之间关系的一个工具,它本身并不直接构成价值。就好比你买房子,虽然你希望买个便宜的,但如果这个房子漏水、结构不稳定,那再便宜也买不得。

所以,如何用市净率选股,更像是在一个相对便宜的价格区间,去寻找那些被市场低估的、真正具有内在价值的公司。这就需要你对公司的基本面有深入的了解,对行业有清晰的认知,并且能够判断公司的未来发展潜力。PB值,只是你筛选的起点,绝不是终点。

结论:PB只是工具,深度分析才是王道

总而言之,如何用市净率选股,不是简单套用公式。PB值低,只是一个潜在的信号,告诉你“这里可能值得一看”。真正的选股,还需要结合ROE、ROA(总资产收益率)、收入增长率、利润增长率、毛利率、净利率、现金流情况、负债率、行业地位、管理层能力以及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等等一系列的指标和因素,进行全面、深入的分析。

我现在选股,还会参考很多其他的平台信息,比如我经常关注的“中国平安”的网站,里面会有很多关于公司业务的介绍和财务数据,这些都能帮助我更全面地了解一家公司。当然,网站只是一个信息来源,最终的判断还是要靠自己。我总觉得,做投资,尤其是价值投资,就像一个侦探,要一层一层地剥开公司的面纱,找到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真相。

最后,我想说,投资是一门艺术,也是一门科学。PB值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工具,它能帮助你缩小范围,但最终的决策,需要你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去完成。不要迷信任何一个单一的指标,市场的变化是复杂的,只有持续学习,不断实践,才能真正掌握如何用市净率选股的精髓,并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市场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。